跳至主要内容

早起看人间

 




文 / 罗兰


如果你觉得现代生活太浮华,商业社会的人太不诚实,都市生活太烦嚣,空气太污浊,生活太需要钱了,我劝你看看 7 点钟以前的台北市。最好是从 5 点多钟就开始看。


早起的人们真多,他们都是起来做运动的。有人穿着简便的运动装,有人穿着普通的家常服,有快步走的,有漫步跑的,有跳上风舞的,有打太极拳的,也有打羽毛球和做柔软体操的。男人们轻轻便便,女人们不施脂粉,大家都一律是本来面目,没有考究的发型、名牌的化妆品、来路货的时装和昂贵的珠宝;没有人希望自己在穿戴打扮上与众不同,人间忽然显出了可喜的朴实与诚恳。亿万富翁和薪水阶级一样的是一袭便装,不带任何 “零件”,大家同样地勇于生活,健康进取。说明了大家对人生目标的正确 —


— 不再觉得金钱、外表与物质享用是最重要的了。健康和脚踏实地的生活才最重要。


这一个转变,是社会最可喜的进步。“过去有段时间,柔靡的风气,奢侈的习惯,吃喝享乐的时尚,向拥有多少种名贵香水、多少件巴黎时装的女歌星看齐的心态,正在逐步地消失。大家忽然明白,钱的用途和身价是有限度的了。


有多少钱才算多呢?


拥有亿万财产的人,真的 “拥有” 了 “几亿” 吗?还是为实际了几亿的债务而寝食不安呢?


钱的追求带给人类的是收获的快乐,还是患得患失而导致的高血压与脑中风呢?


当你不健康的时候,钱有什么用呢?


当一个社会没有更进一步的理想,而只有许多钱的时候,又如何避免仅止于是个 “暴发户” 呢?


金钱与物欲是个无底洞,越追越无止境,终于掉入深渊,唯有知道在金钱之外,建立清朗单纯而健康的生活,才能享受到金钱之福,而不致使自己变成金钱之奴。


早上 7 点以前的台北市,是个朴实无华的地方。宽阔的林荫道,都是朴实无华的人。


大家以真面目相见,不会觉得某人比某人 “高级。”


这一番人生态度的改变,是整个社会的福音。把阴柔换上了阳刚,国民有了齐步堂堂的朝气,恢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传统的美德,—— 崇实务本,不尚浮华。


传统的中国人是看不起浮华的,他们宁做 “老旧家”,不做 “暴发户”,传统的中国有钱人,越是有钱,越是朴素,这样才会受人尊重。


“乍穿花鞋高抬脚”,是当年的一句俏皮话,形容暴发户的浅薄相。“炫耀” 正是由于见识浅薄所致。当一个人久已 “穿惯了花鞋”,自然就不再觉得有双花鞋是什么了不起的事,而不屑去炫耀了。


有了财富之后,第二步是培养深度。


有了深度的人们,自然就会朴实。


朴实对富有的人们来说,是教育程度所造成。


相形之下,你自然明白,为什么身上挂的珠宝越多的人,程度越浅。


相形之下,你也自然明白,为什么总是那些程度浅的人会无缘无故地去美容和整形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让你放弃和等待,是为了给你最好的安排

  这是普普通通的一天。 早上起来,她发现家里停电了。于是没办法用热水洗漱,用电吹风吹头发,不能热牛奶,烤面包,只好草草打理一下就出门。 刚走进电梯,邻居家养的小狗一下子冲进来扑住,上周刚买的米白长裙上顿时出现两只黑黑的爪印儿。 让你放弃和等待,是为了给你最好的 开车被警察拦,才想起来今天限行,罚了一百。 到了公司,正好晚了一分钟,又罚五十。 冲进会议室开例会,老板正在宣布工作调整的名单。她的业务居然被无故暂停,她的职位则被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所取代。 午餐时间,所有人都闹着要新任主管请客,一窝蜂笑闹着出了门,没有人叫她。 她一个人去了餐厅,刚把一口饭送进嘴里,重要客户打来电话。对方取消了金额最大的一笔订单,年底的奖金泡汤了。 她看着面前的午餐,再无半分胃口。 刚回公司,电话响起,妈妈在电话那端哽咽,说姥姥的病又重了,可能熬不过这个月了。 她安慰着妈妈,丝毫不敢提及自己的工作变动,只说一定尽快回去看姥姥。 放下电话,短信声响起。 居然是暗恋了十年的对象发来的消息:“Hi,我要结婚了。” 黄昏,她站在回家的路边等着打车,可每位司机听到要去的地点都拒载。无奈,她踩着高跟鞋,拎着沉重的电脑包,向家的方向走去。 脚很快磨出了血泡,实在走不动了,太痛了,她蹲下来缓缓地揉着伤口。 夜色笼罩,头顶的月亮冷冷地俯瞰着她,仿佛无声的提醒,家里还是一片黑暗。 她的眼泪在一瞬间夺眶而出。 …… 看起来,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悲伤。拼尽全力的会急转直下,刻骨铭心的会草草结局,飞蛾扑火的会灰飞烟灭。 于是我们失望、沮丧、困惑、挣扎,甚至绝望,对这一切产生深深的不信任感与抗拒感。终于觉得筋疲力尽,无路可走。可是真的走不下去了吗? …… 她站起来,擦干眼泪,摇晃着继续往前走。 直到下一个路口,有一辆车终于停下来。报了地址,司机和气地说这么巧,我们住同一个小区,看小姑娘你走得辛苦,正好收工,免费送你回家。 她连声道着谢上了车,电话响起。 客户在另一端说,虽然订单取消,可是她的敬业态度让他觉得感动。不知她是否对新的岗位感兴趣?如果愿意跳到自己的公司,薪水涨一倍,职务也提升。他说,其实我等你辞职已经等了好久。 她惊喜地说着谢谢,心情豁然开朗起来。 于是顺手给暗恋对象回了个短信,说祝你幸福。 手机屏幕闪亮,是他发来的回复:今天我跟阿姨通了电话,我们这周末一起回家看姥姥吧。 她惊疑地回:为什么你要陪我回...

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

大学同学S一毕业就结婚了,婚后不久怀了孕。本来她想等孩子满一周岁就出来工作,可是她身体底子太差,生孩子时落下一身病。老公体贴她,让她安心在家照顾孩子,不用考虑挣钱,他一个人能养家。 从此,S便一心一意在家做全职太太,再不考虑上班的事。几年后,S又生了一个二胎,更不想出来工作了。 两个孩子都上了学,S有了大把休闲的时间。她经常在朋友圈晒照片,美食,旅游,帅气的老公和两个儿子,还有宽敞明亮的家,让我们这些苦哈哈的上班族羡慕得红了眼。我偶尔和她聊天,夸奖她老公能干,一个人能养四个人,还把日子过得那么滋润。S总是表现得不以为然:“男人嘛,挣钱养家是应该的。”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当初体质虚弱的S,经过这么多年的调养,已是珠圆玉润,看着比同龄人年轻很多。她时常在朋友圈发一些文字,大多是“岁月静好,现世安稳”之类的内容。她微信上的名字干脆就叫“岁月静好”,我常常加班到深夜刷朋友圈时,一低头看到她的头像就忍不住心生悲凉——-同学不同命,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会那么大? 春节刚过,公司要举办一个大的商务活动,我负责采购红酒。记得S的老公就是红酒经销商,于是给她打了一个电话,要了他老公手机号。 电话接通,S的老公听我说明来意,很是兴奋。他说去年和我们老总推销过他经销的红酒,但是没有签成,这次希望我能在老总面前多美言,促成这个大订单。 我们约好时间,让他送几个样品过来供我们挑选,当然,最后签单还是要老总定夺。 S的老公把红酒样品送来时,老总正好在市里开会,让我们把红酒拿过去,等散了会一起去饭店吃饭。 很快到了老总开会的地点,老总说马上出来,让我们在车里等他一会儿。 S的老公执意不肯在车上等,他说这样不礼貌,就站在车旁等着。北方二月里的天,和冬天差不了多少,温度还很低。我怕冷不愿下车,就在车上坐着。料峭的寒风里,S的老公西装笔挺地站在外面。他和我只隔着一层车窗玻璃,脸上冻得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都看得清清楚楚。他带着谦卑的笑容,专注地看着会议厅门口方向。 等了二十多分钟,我们老总终于出来了。S的老公赶紧抢步迎上去握手,我也下了车。我们老总握了一下他的手,有点吃惊:“你的手怎么那么凉,没在车里等我吗?”S的老公连连说:“没关系,没关系,车里太闷,正好透透气。” 我们一起去饭店吃饭,品酒。 酒桌上,为了表示诚意,S的老公一杯接着一杯地干,把我看得心惊肉...

第一眼心动的人,要怎么做朋友

1 车窗外是一片无垠的大海。 雨下了又停,彩虹在不远的前方,返回市区的路很长,我坐在副驾驶上,向左睥睨,偷偷看了你一眼。 你手里握着方向盘,笑:“再看我就把你喝掉。” 一句“正合我意”的挑逗到嘴边,我住口,前思后想,还是噤了声。 “没看你啊。”我说。 你笑了,摇摇头,腾出右手抓住我的左手,捏一捏,留在嘴角的笑意又浓了一些。 你似乎没有注意到我内心的起伏与挣扎。 第一眼心动的人,要怎么做朋友 我们特别有缘,像命中注定的一样。 2011年,有莫名其妙互粉的微博网友私信我,说在西雅图旅游,人生地不熟,约饭找不着地方,问路,得知我刚好在附近,邀我一同晚餐。 你是网友的约饭对象。 你们是人人网友,碰巧发现对方同在西雅图。 就这样,飘着冷雨的星期五下午,在西雅图著名旅游景点——派克集市,我们三个陌生人坐在一家海鲜餐厅里,戴着手套,一面掰螃蟹一面闲聊。 许是你生活太有趣,你说起它们时,我不受控制地挪不开视线。 你直勾勾看回来,声音清脆,带笑,我连忙低头专心吃螃蟹。 真奇怪,我不是怕人目光的人,但你一眼,一笑,一个掰不出螃蟹肉很着急的动作,全都能打乱我的心跳,叫我不敢看你。 我心里响起警报。 坏了,我叱咤情场多年,现在老天终于看不下去,派人收妖来了。 老天出手,果然一招就毙命。 你与我说话,眼睛亮晶晶的,一面说一面取下沾满油渍的塑料手套,露出左手无名指上银光闪闪的戒指。 你才二十一岁,听谈话,又是生性自由、梦想很大的人,肯这么着急把戒指戴在无名指上示人,你一定很爱你女朋友。 我分析了一下,很悲痛,也替你开心。 你回去后,在我的Facebook上留言,很高兴和我做朋友,不忘把微博网友@进来。你真是很自持,隔着电脑都不肯单独和女生说话。 我不高兴和你做朋友。 第一眼心动的人,要怎么做朋友。我心里一团乱,翻出会计作业,换算现金流量表压惊。 世界这么大,我把自己折腾好,不怕引不来下一条叫我心动的汉子。你这条五行属麻烦的,我忍忍过去算了。 你看,我以前是这么洒脱、顽劣的一个人。 在你之前,我不相信一眼心动。 在你之后,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,我再没重温过那股莫名其妙碾压心脏的电流。 但我不得不继续生活,忧心学业,思考人生。2013年,我休“间隔年”的同时,发达的社交媒体让我模糊知道你快毕业了,工作OFFER 拿到手软。我没工夫恭喜。我在上海实习,个把月就被坑光了积蓄,灰溜溜回襄樊,又辗转到广州...